野史趣闻

  • 宋朝如何禁男妓:宜断其钻刺之根 兼塞其迎送之路

    中国历史上的各朝代除了清朝规定宫女一旦年满22岁即可出宫,准其择配之外,其他王朝都将宫女禁闭至老死。偶尔的例外无非是久旱不雨,皇帝才大发慈悲,将宫女放出以求得阴阳感应之效。

    2017年11月8日
  • 揭秘清朝皇家办丧事奇怪规矩

    皇后同朕奉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微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廑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亦以肤疴已痊,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变故。言念大行皇后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来,诚敬皇考,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亦宫中府中所尽知者。

    2017年11月7日
  • 古代为何多拉郎配:父母不愿意女儿进宫做性奴

    男婚女嫁,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从来是男求女而不是相反。女求男即或有之,也只是个别现象,且只会在暗中进行,否则拉郎为配,强嫁于人,对一个女子来说,无异于自轻自贱,世人也会视这样的女人为没人要的“贱货”。然而在中国古代,却发生过多起“拉郎配”事件。

    2017年11月7日
  • 揭秘古代解决光棍问题的七种手段

    光棍,是人类性行为有了约束关系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不是性问题,而是婚姻问题。在古代,光棍问题其实比现在要严重多了,且历代都有。古代允许开妓院,女子卖淫合法,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部分光棍男人的性生活。

    2017年11月6日
  • 《中俄密约》是怎样昭示天下的?

    1903年,沙皇俄国背信弃义,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反而进一步提出在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享有路政税权及其他领土主权的“七条”要求,强迫清政府接受。软弱无能、丧权辱国的清政府决定答应沙皇俄国的要求,欲与沙皇俄国缔结《中俄密约》。哪知《中俄密约》尚未签署,其详细内容即通过新闻媒体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一壮举的爱国者名叫沈荩。

    2017年11月5日
  • 揭秘英国伦敦1851世博会上中国事儿

    上海世博会在绚丽的焰火中拉开了帷幕,在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翻开记录了中国人参与世博会历程的《伦敦新闻画报》,不禁令人百感交集。因为这份画报中的图像和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追求世界大同的美好梦想,也记载了中国人无尽的屈辱、惊奇、失望、骄傲、卧薪尝胆和扬眉吐气。这里有许多故事我们未曾听说,有无数回忆值得我们去发掘。

    2017年11月5日
  • 钟馗的封神三部曲:从植物到大神

    本周日,阳历八月十日,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这曾经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今已然式微的传统节日。死生之外无大事,所以,我们的古人特意选择这样的一个日子,试图在生者与死者之间留一条沟通与慰藉的通道。与之相关形成的一整套文化符号、文化心理,可堪玩味。而在这样一个日子来临之前,我们想聊聊钟馗,这个和鬼难舍难分的神奇又值得人物。这样一个人、鬼、神三位一体的大众偶像是怎样形成的?

    2017年11月5日
  • 郁达夫发明“嫖妓爱国”:为被糟践女同胞出气

    郁达夫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班就读时,除了时常为祖国的国际地位落后而深感悲哀苦恼外,还经常陷入男女两性间的烦恼之中。当时,两性解放的潮流早已在东京上流社会、尤其是知识阶层和学生群众中盛行开来了。名女优妖艳的照相,妇女画报上的淑女名姝的记载,东京名人的姬妾的艳闻等等。

    2017年11月4日
  • 海南慰安妇幸存者口述历史:挥之不去的梦魇

    倘若林爱兰能识字,每次看到这副对联只会平添悲伤,因为对于她来说,这样的愿望和她的遭遇有着天壤之别。大约70年前,林爱兰战场被俘,在遭遇严刑拷打的同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她沦为了日军的“慰安妇”,长期处于非人的、奴隶般的生活之下,身心受到极大摧残,这样的“坏运气”影响了她的一生,逃离日军魔窟后,由于失去了生育能力,林爱兰终身未嫁孤苦伶仃,家业兴旺只是一种奢

    2017年11月3日
  • 古代穿衣的讲究:女子不穿裙被视为轻浮无耻

    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2017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