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是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己称呼用名,外面称人用字。
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
古人认为成年之后,直呼其名就是不礼貌的了,所以取一个字让人称呼自己。
(1)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张衡字平子、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就是同一个意义。
(2)“名”和“字”有意义相互辅助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朝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3)“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他“名”、“字”中的“熹”与“晦”、是反义。
名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是一种称谓,一个代号而已。但对于古代人则大不一样,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由于名和字是古人人生中两个不同的阶段而起的称谓,所以他还有不同的寓意。名起于出生之时,标志着一个人的降临。字起于冠礼或笄礼时,代表着一个人进入成年。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总是存在着内在必然的关系。其中有多少怜爱,多少期许,多少温情,令后人肃然起敬——这也是他们刻意追求的。关于二者的关联,请听茂森一一分解。
一、名与字有先后关系,成年后要“敬名称字”。
古人通常的做法是,小孩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给起名。这是一件十分庄严神圣的事儿,寄托了父母家族殷切的期望。虽然名要伴随孩子一生,可当他长大成人后,人们就不便于直呼其名了,否则就可能有失敬之嫌了。此时的名,可以用于自称,表谦卑;也用在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称呼时。在这种情况下,“字”应运而生。男孩到了20岁,家长要举办冠礼,男孩在束发后加冠,场面隆重。在仪式上由嘉宾(后来由父祖师长)根据男孩的名来给他起一个字——字,也称“表字”。起字,不仅意味着男孩已经成人,也是为了代替名以表尊敬,还表明男孩已经具备了进入社会特定圈子的资格。有了表字以后,名就被限制使用了;字则大行其道。称呼对方的字,既是对他的尊敬,也是对其社会地位的肯定——这就是所谓的“敬名称字”。
二、表字是对名的补充完善,名与字的关系多种多样。
因为表字是根据名来起的,所以二者的关系是显性直接的。不过,要正确理解当初起名起字的用心,还真想要了解相关知识,把握词语间的意义关系。名与字的用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联系,若做细分,可达一二十种。茂森为方便起见,简化为三大类关联。
其一,名与字是同义词,互相解释,相辅相成。先讲一个小笑话:《论语》中说,有件事气得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那就是“宰予昼寝”。有个先生个性发挥,将其解读为“杀了我,也要午睡”,引来学童哄堂大笑。其实,孔子的这个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名字间属于这种同义相训关系的古代名人还有:颜回,字子渊(渊意为回水涡);曹操(操表操守品德之意),表字孟德;《汉书》的作者班固,他的字是孟坚,坚与固同义;东汉科学家张衡,字平子,平即衡也,今人用“平衡”一词。
其二,名与字是反义词,字从相反方面来解说名,二者相反相成。曾描绘出弦歌盛世画面而受孔子赞叹的曾皙,其名为点。而点之意为小黑点,晳则是肤色洁白之意。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叔祖王绩,他的字是无功,可能是功成名就后,他就不再求功名利禄了,那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南宋大儒朱熹,他的表字为元晦。熹者,光明也;晦者,昏暗也。
其三,可称为相关相成的关系,字是对名的某种有所关联的解说或补充。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孔老夫子,他的名为丘,字为仲尼。当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为了求得贵子,曾在尼山祈祷过。盛唐山水田园诗大家王维出身于一个笃信佛教的世家,被起名为维,起字为摩诘,因为有一部佛教经典叫《维摩诘经》。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令人费解。其实,他的名与字均取自《易经》的一句话:“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表独立坚定之意,正是安稳巨石的本性——这也是王安石人格的写照。
三、起字时,可能加上一些在名中并不多见的特殊字眼,如前缀和后缀。
我们从上述示例中发现,在孔子班固杜甫王安石等人的字中表示实质意义的词语前面或后面,有一些“仲”“孟”“子”“甫”一类的字眼,并不起着解说名的作用,但是又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前后缀的作用。
第一、表字中有一些表示兄弟排行的前缀(少数情况下做后缀),通常有下述两种情形。一是用“伯仲叔季”四个字表示兄弟四人的先后排序;二是用表示每季三月的“孟仲季”代替前者。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中的“伯”用在嫡长子上,后者中的“孟”用于庶长子。我们看看下面两对兄弟的名与字,体会一下:东吴缔造者孙策,字伯符,他的弟弟、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班固,字孟坚,他的那位投笔从戎、建功西域的弟弟名超,字仲升。另外,还有春秋时两位齐相的名与字有点特别:管仲,名夷吾,字敬仲;晏子,他名婴,字平仲。只不过他们字中的“敬”和“平”是谥号。用“叔”字的例子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他名纥,字叔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永叔……
第二、表字中有时加上了用以表示男子美称的前缀或后缀,如前缀“子”(也可做后缀),后缀“甫”(父)。很多名人的表字中用到: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孔子的姓氏即由此而来;孔子大弟子子路,姓名为仲由,字子路;上面提到的张衡,字平子;三国名将常山赵云,字子龙;杜甫的字子美;王安石的字介甫……
名和字的关系,字是对名的解释,秦汉时有名无字,倒是三国演义中对名字开始有了。
.如曹操,字孟德,关羽,云长,张飞,翼德等。也可能那时取=字,容易重名,比扯现在好多重名过万,因而取名必须三字以上,.亦免重名,.也许当时也是这种情况才开始起字的,未经考证,凭主观想像,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