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肯定存还过滴!夏是城邦联盟的国家体系。
↓下面史料可证实发生夏朝前发过大洪水的
不好意思,再重复一下我的论据!
《左传》,《尚书》,《!诗经》,《孟子》《周礼》,《国语》,《拾遗》,《山海经》《竹书纪年》等均有其真史所云。
《山海经》记载了禹、启。
《山海经》中的《海经》、《荒经》记载了帝俊的世系,这个在周朝的典籍是没有的,说明《海经》、《荒经》可能早于周朝。
古本的《竹书纪年》也记载了夏朝的世系,《竹书纪年》记载的商朝世系与甲骨文惊人一致,二者相同之处高于《史记》等其他史籍。
说明了《竹书纪年》记载的夏朝世系也很可能是靠谱的。
《史记,周本纪》曰:“洛汭延于伊汭,有夏之居。”这里指的是河南洛、伊二河,且记有大禹业绩,与孔子访问夏代杞国(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之事。
《史记,夏本纪》所载就更多了。说:“禹,黄帝之玄孙,颛顼之之孙也。”
《史记》对夏朝各代有详细记录,即:自夏后氏起,传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共12氏。
另外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所出土的诸如马王堆的《春秋事语》。石板村战国楚简的《国语。吴语》中所记载的夏王朝历史,这是才出土的资料,真实性是无可置疑的。
众多的古史籍就能证明有夏,集体说谎的几率几乎没有!
↓下面史料可证实发生夏朝前发过大洪水的
谈上古历史绕不开夏朝,我们常说“华夏文化”一词,“华夏”的夏即来源于夏朝,先确定了夏朝的身份,才能解释“华夏文化”了。
诸夏,夏九鼎,后羿,大禹,少康复国等等,那个不和夏朝有关。
其实夏朝这个时间段早有证实例如二里头遗址,陶寺遗址,但是因为西方定义的文明有城市,青铜器,文字,祭祀场所,没有的话他们不承认。
当时的中原至少是亚热带气候,有大象,还有原始森林,还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区,后世更是沧海桑田天灾人祸战乱频发,能保留远古遗址的可能性极低。
而我多次重申夏和下,是不是有口语上文字上的误差,还有文字上的转介。
现在很多字并非以前的意思,比如说“莫”,原意指的是太阳下山的黄昏时刻。后来“莫”字用以指没有、不的意思,于是又创造出一个“暮”字来表示太阳下山。
“夏”字可以也是一样,最初肯定有一个字代表这个意思,后来这个字另做他用,于是又创造另一个字来代表这个意思。
蓉儿认为“夏”这个字最初应该是“下”字,后来“下”字挪作他用,于是又创造一个“夏”字来取代它。所以夏部落最初应该叫“下部落”,所以夏朝最初也应该叫“下朝”。后来夏朝灭亡,余部逃到北方,形成土方,成为商的劲敌。另外好像“土方”也叫“下土方”。
既然甲骨文中没有“夏”字,那么可能不可能在“下”字呢?
当时甲骨文中北方有个强大的方国叫做“土方”,是商朝的劲敌,到武丁时才被商彻底击败。
还有种说法是夏被商击败后,残余势力逃到北方山西一带,被称为土方。所以土方又被称为“下土方”。
所以也许商朝称夏人为“下人”也可能,毕竟夏族在商朝是被称为“下土方”。
也有可能由于当时语音方言传承的偏差导致称呼的不同,假如周当时隶属于夏的西部,而商则在夏的东北部,那么商朝称呼夏可能是吓、夹、下之类的,而周朝这边的方言可能一直称呼为夏,就如同后来的商朝也被称为殷人一样,殷商两个字的读音差别太大了。
例如北方人听我们南方人讲话一样,常听错,何况当时交流那么少!
我今天主要想写一下,夏是部落联盟还城邦国家?
城邦国家的定义!
社会是否分工,这个社会是否已经产生了明确的详细的社会分工,城市是否按照功能人为的进行区域划分。
城市内是否存有象征着公共权力的建筑遗存,比如宫殿、宗庙、祭台等。
从其他方面,如墓葬等级、仓储、是否存在人牲、人殉、人祭等方面来推定这一公共权力是否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制性。
城邦并不是由一座城市所形成的国家,而是指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由数个聚落所组成的较小规模的国家。
而聚落指的是城市、依托城市而处于城市之外的农村公社和还未发展至城市的部落(即原始公社)。
以良渚、石家河、凌家滩、陶寺和石峁为代表的由3一5层等级递进的聚落所组成的邦国。
这些邦国分别以良渚古城、石家河古城、凌家滩、陶寺古城和石峁古城为核心,向四周以层次递减的形式扩张,由层层等级递进式的聚落所组成的少则十几个城市多则几十个城市的邦国。
例如,陶寺的城内已经发现了6位王者级别的大墓,还发现了巨大的宫殿。
而良渚一样有巨大的宫殿,粮仓,水坝等,这不可能是部落了!
在夏朝前后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早己万国林立并进入了邦国时代。
如古籍动不动“协和万邦”“夏有万国”,这里是实实在在的把夏视作邦国林立的联盟时期。
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由邦国一方国王国-帝国四个时期组成。其中,夏是邦国时代,周朝是王国时代,秦朝以后是帝国时代。
二里头文化有二个文化层属于夏朝。
与地中海的各种“文明”相比,地中海的每一个“文明”遗址,所能拥有的人口,都只有几千人的规模,而“二里头文化”的规模估算可容纳十五万人左右,有的估算更高。
与古希腊的“城邦文明”相比,“二里头文化”才像一个真正的城市或都城。
之所以不承认夏是一个王朝,或者是一个城邦王朝,就是因为没有发现文字,和贵重金属。
看下文字
苏美尔一般认为文明产生于前3500年,最早的文字是前3200年的。埃及一般认为文明产生于前3300年,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前3150年。所以有没有文字是不是国家没有那么大关系。
何况在良渚和二里头等等很多遗址上发现有刻符文字。
例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等出土的陶器上都发现了与一,二、三、四,五、六等数字相似的刻符。
据统计:
半坡发现27种符号
姜寨发现38种
李家沟发现8种
大地湾约10种等等
因为是中国人的文字是写在竹签上的。这种东西实在是不好保存。
看一下所谓的贵重金属。
青铜器传入中国可能比较晚。但是目前考古也没考证完,不好下结论。
别的文明多的是金银,但中国比较少。这是因为中国崇尚玉。用玉石来充当高贵的奢侈品。用玉石来作装饰,很少用金银,打磨玉石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能打磨成那样。工艺技术绝对不差。
若有兴趣可以看下我别一个问答,关于陶寺晋南城邦遗址和苏美尔城邦遗址的对比!https://m.zjurl.cn/answer/6690493719948296462/?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690493719948296462
蓉儿总结一下。
夏(下)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可以肯定是城邦制国家。
可以这样说吧!我觉得了夏(下)在甲骨文中存在感不强的原因是,当时南北中都存在众多城邦,所以才有万国来夏的说法。
个人认为,当时的夏应该像现在的联合国。下面无数个城邦国,而城邦国只是名义上隶属于夏,而实际什么权利都有,各个城邦国可以完全不尿夏。
所以在少康复国的时候,那些城邦国家全在看热闹,几乎不出手去帮忙。但夏绝对不是部落联盟。
玛雅那些遗址,一堆石头,青铜器木有,文字纯粹就是结绳记事,照样被人家认为是文明,照样被认为玛雅人建立的是国家。
自信点儿吧,同胞们!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视力有残,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说在”二里头″考古时发掘出了有关的夏朝文物。如果从这点上看,夏朝似应存在过。
至于夏朝是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似乎尚有争议!
但是夏朝具备国家的雏形是肯定的!根据传说:夏朝有王,有臣。有宫殿,有军队。有司法机构和统治政策,也建立起了一套统治秩序。而这些都是所谓“国家”的必备因素!
传说中的夏朝和考古证实了的商、周一样,都是奴隶制王朝。统治者都是凭借着一个强有力的部族为中心,联合周边的各个实力较弱的部族一起,作为一个文明中心去辐射四周。而文明则是一个国家最本质的內核。
传说中的夏朝正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开始。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其意义绝对是非同小可的!
上述只是个人看法,诚请诸位予以补充。
谢谢悟空邀请。
我们不能用存在与否来形容,因为既没有存在过的铁证,但亦不能否认。
典籍中的夏朝
这个问题需要反推。《史记》将夏代的帝王谱系记载得清清楚楚,从此在中国已成信史,笔者采用往前推的办法。
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夏的提及多与三皇五帝一起,然后就是“三代”(夏商周)。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墨子·明鬼下篇》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说疑》
虽然众说纷纭,但至少这些时代的存在是一个共识。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武观即五观也。观国,今顿丘卫县)。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十六年,陟。–《竹书记年》
上述是对于夏启的传记,这本颠覆三观的史书虽然简略,但脉络清晰、言之凿凿。
▲考古只见看得到文化,看不到王朝和人名
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或言咸宁五年即279年),汲郡人不准(音:否彪)在城南15里汲城村盗发魏襄王(或言魏安釐王)墓,得竹书残简数十车,皆漆书蝌蚪字。所记自黄帝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史事,是襄王未卒之时,魏国史臣纂录古志及其国书,供襄王检阅而传世,故称魏国版《史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yi)》
最早讨论夏代的是孔子,这是一句模糊的话,夏的后裔封于杞,商的后裔封于宋,这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内容,当这两个国家却不足以证明这两个朝代的存在,孔子认为主要在于文献不足,如果足够那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孔子认为夏商都是存在的,只是暂时没能证明,为此他还去过夏墟和杞国,但一无所获。
“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礼记·礼运篇》
孔子转而研究夏历,并得到了不少收获,也就是现在的阴历,这是传说中来自夏代的遗产。干支的发明日期已经不可考证,至少在夏代之前就有了,《史记》记载的夏朝帝王谱系都是以干支命名,想必此刻夏代已经沿用许久了。
再往前推,殷商甲骨片内容异常丰富,那么其中有没有夏朝的记载呢?
“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尚书·太甲上》
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来自汉初大儒的背诵,因此并不可靠,但客观地说,掺杂的只会儒家的私货,却不会有来自名称的变更。
商初的重臣伊尹说自己亲自去过夏都“西邑夏”,“夏”字在甲骨文中没找到,“西邑”却不少。
换个思路看,刘秀建立的国家名字叫“汉”,但史册上却叫做“后汉”,这是后人的称呼,在当时不管是自称还是接受朝贡,永远都是“大汉”而非“后汉”,那我们能否认“后汉”的存在吗?
夏代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当时的自称并非“夏”而是后来的称呼,那我们再怎么寻找也是徒劳。这是有可能的,黄帝自虞舜的五帝都是天子,那他们有国号吗?显然没有,“唐虞”显然只是部落的姓氏。“夏”也来自他们的姓氏–夏后,此“夏”并非今天的“夏天”,而是一个姓氏图腾,哪怕甲骨文中找到了“夏”字,那也可能只是一个季节的描述而已。
商人口中的西邑完全可能是夏王朝,也许是他们认为夏人的鬼魂作祟,才用各种方法祭祀他们,“燎祭”就是将人牲烤熟了献祭。
再往前走就是夏朝的建立过程。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
而史记里舜禹的“禅让”,一个非要给,一个不肯要,体现出上古的高风亮节。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竹书记年》
不同于《史记》里对夏启得国正确信誓旦旦的描述,《竹书记年》的记载是干巴巴的,既没说“抢”,也没说“让”,这也许是正史应该有的模样–就事论事。
总而言之,典籍中的夏朝惟妙惟肖,听起来确凿无疑,这是一个很难作假的结果,我们也不知道从《史记》及之前的参考文献有多么靠谱,但至少比后来的要稳。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会相信夏朝的存在,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如此大规模集体造假的可能机会为零。
考古上的证据
夏朝载于史册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他的面目始终是扑所迷离的,史书和典籍上言之凿凿,考古上文物不少,唯独缺乏可辨认文字的一锤定音,故而西方死活不承认夏代的存在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夏代古朴的青铜酒爵
殷商无比发达的青铜冶炼水准、文字、政治体制和成熟的社会结构显然不是无根之木,他必然要承袭一个上文明积累的成果。
“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考古学家邹衡
的确如此,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
为此考古学家们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
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缺乏可辨认文字等等直接证据,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比如说二里头,从C14分析法我们亦不能确认到底上夏后期还是商早期,只能知道他与龙山文化具备传承关系。
在考古学上,目前夏处于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状态。在没有出土如甲骨文那样的自证性文书材料之前,这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所以,现在无法说有没有夏,无法下定论。–考古学家许宏
许先生准确描述了夏朝考古工作的现状,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和经验,相信迟早有一天将真相大白。
▲新版历史教科书首次大段正面陈述夏王朝相关的考古内容。
方国:夏朝的国家组织形式
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夏代是客观存在的,这样我们才可以基于考古和典籍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
自轩辕黄帝开始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制度,历任首领均由其后裔担任,但这毕竟是松散的,部落之间并没有法定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后来颛顼“绝地天通”收回了女巫的权利,搭建了“王”的概念,尧舜禹的“禅让”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激烈动荡,伴随于此,阶级、贵族和“王”等概念逐渐形成,原有的大同社会已经不复存在的基础。
▲颛顼大帝的“绝地天通”
从生产力发展而言,4000年左右尚且只有少量的青铜器,不会因为王朝的出现而出现一夜之间的跃升,实际上少量的青铜都是贵族专用,打仗还是以石器和骨器作为主要武器。
可以说,夏代的成立年代处于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交替之际。
二、从立国过程看政治制度
帝喾将天子宝座传给了儿子尧,这只是个案,并非共识,我们可以认为尧很出色。而大禹通过治水这一国家工程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资源,建立起崇高的个人威望,并将大部分权柄和实力给予了儿子启然后建立一个法定的世系王朝,这与之前的立国方式有相同也有不同。
夏代远远不止一个部落的规模,姒姓有十二个分支,而夏后氏是王族的氏,可以理解为一个部落集团,加之夏禹治水笼络和控制的部落,总体实力在当时一枝独秀。
建立于原始社会废墟的夏朝缺乏将天下统一的实力和统治制度,所谓“世袭王朝”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世袭,而这是有人反对的。
“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国语.鲁语下》
“防风氏後至,戮之以徇于诸侯,伐屈骜,攻曺魏,而万国定。”–《路史·卷二十二》
“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骨专车。”–《述异志》
▲诛杀防风氏
夏禹立威的是防风氏,他们曾是大禹曾经的坚固盟友–治水的主力之一。按照《述异志》记载,“涂山大会”事件发生与治水工程完结之后,“执玉帛者万国”说明与会者的目的之一是进贡,或者说税赋,这已经有了国家财政的雏形,那么防风氏被杀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迟到,而是“藐视领导”和“偷税漏税”,更是为了建立家天下王朝并给儿子启扫除障而立威。
而夏启也有自己的手段。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有扈,在始平鄠县)。–《竹书记年》
上文第一个事件叫“钧台之享”,这是是夏启王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此后,夏代诸王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从而搭建了王朝政治制度的雏形。
但肯定有人不服,于是两个集团的战争在第二年就开始了。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甘誓》
在讨伐动员上,夏启明说对手和不听话的盟友都要被消灭,族人罚做奴隶,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集团的总决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才是专属于一代雄主的蛮横。
至此,夏王朝的建立基本完成,再也没有哪个部落可以挑战夏后氏的权威,世袭王权从此在华夏故地落地生根。
▲钧台之享
但这个联盟依旧是松散的,不同于西周的分封,他们缺乏血缘或者从属关系上的羁袢,许多诸侯国当年也许是夏禹父子的铁杆粉丝,甚至战友,这种关系是不会遗传的,事件搞久了自然就会人心离散。
而从考古上来看,夏代初期显然缺乏殷商那样高出周围一个大档次的青铜文明,不具备对周边国家绝对的威慑力。
故而第二代君王就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历经百年战乱后,直至少康时期,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统治才算稳定下来,不管是东夷还是旧的盟友逐渐认可了这个盟主的存在。
总结一下,夏代的政治制度依然是部落军事联盟的升级版本,一种介乎部落联盟和分封之间的制度。地方诸侯接受中央的册封,有纳税和征战等义务。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緫,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史记.夏本纪》
这个像城市环线的结构就是夏代政治模型,鉴于交通、生产力和当时的制度,王朝能够直接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 大体上,离王都越近统治基础越牢固。社会的组成细胞也跟西周类似,外面的叫做诸侯,王都内的叫做大夫,世袭贵族支撑世袭王权,这一传统在中原延续两千年,直至秦汉时期的崩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