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之前有虞朝,虞朝之前还有个唐朝。
虞朝,是唐尧死后建立的王朝,唐朝,是上古时代唐尧建立的王朝,后世之人经常把唐朝与虞朝并称,史称“唐虞”。
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有虞氏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古史传说的圣王舜,就是有虞部落的首领。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但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后虞史传说经过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降低。夏朝在中华历史上是真真实实的存在过的,所以我们现在称呼自己为华夏民族,但这还是个传说,尚无文字记载,何况是虞朝。在历史教科书,中国远古时代,夏商周为华夏最早的朝代。其实有许多历史观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但后来却被推翻。
夏商周前的虞朝,在古籍《左传》和《国语》中就有记载,儒家经典《论语》中也提到尧舜,但在后世却被说成虞朝是墨家专门臆造出来的,或许将来出土了实制物品或文字记载,真正的虞朝就会浮出水面。
虞朝的概念是由王树民先生十六年前正式提出的,并发表《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的学术论文,论证虞朝的存在性,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五帝时代——英雄纪元
因为我们所习惯的是“夏商周”的概念,所以觉得这种观点很过于“激进”,就好像发现了宣布发现了失落的文明一样让人难以想象。
但是在很久以前“虞夏商周”的朝代划分几乎是常识性的存在。 据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记载祭公之言: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而在《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之言: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而在战国末期《韩非子•显学》中更记载了“虞”所存在的时期是:
“ 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
其实更准确的讲,虞朝就是“五帝”时代。也就是从黄帝(有熊氏、轩辕氏)到帝舜(《山海经•大荒东经》也作“帝俊”)这一时期。这个时期对五帝的名号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记录,普遍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自近代以来顾颉刚为代表的这些疑古学者一直在批判,认定这个谱系是战国学者把各大家族不同祖先生拉硬扯到一堂。并且指出如果黄帝是第一代的话,那么帝尧就是第三代,帝舜是另外一支,从高阳下来的,属于第九代,大禹这一支也是高阳下来的,属于第五代。难道帝舜的辈分居然比后来的大禹还低?
而这种质疑恰好说明了顾颉刚等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对贵族社会的毫无概念。因为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古人早婚,比如《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周文王十五岁生周武王;《左传•襄公九年》也有记录:
“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
所以只要漫长的祖宗血脉传承不断,过不了几个世纪,同一家族之间的辈分和自然就和年龄之间会拉很大。
而太史公在记录五帝谱系时更是滴水不漏。《史记·五帝本纪》曰: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黄帝子),以至舜七世矣。”
这个谱系肯定是非常可靠的 。因为在有文字之前,先民们就是靠着口耳相传才将历史一代代传承下去。对此徐中舒先生曾经说举出一个例子,彝族的酋长们通常可以将几十代的祖先的名号自豪的背出来。而现代的美国印第安人部落的首领们以及韩国两班宗家的子弟也可以将家谱倒背如流。而太史公所采用料是由战国文字书写的《五帝德》、《帝王世纪》等古老史料,皆未遭秦火,故而可信度很高。
夏朝不是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之前一定还有历史。如果“尧舜禹”的传承是真实的,那夏朝的奠基者(注意不是第一任天子)禹传承于舜,而舜又传承于尧,题主问的那个虞朝,指的正是舜所建立的“王朝”。而尧统治时期则被称为唐朝(注意不是李渊建立的唐朝),两个朝代并称为“唐虞”。
且不说关于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文献是不是真实靠谱,就算尧舜禹三人都是信史,仅仅一个首领所管辖的部落联合体,你好意思称之为“王朝”吗?的确,中国的国家制度在尧舜二人手中得到了极大的细化,依不同职务而任命的官员也初具体系,但硬要将其定义为“王朝”,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应当说,尧舜二位君主统治的世代,中国的“王朝”正在成型中,最终于启手中得到了升华,建立了夏朝。从逻辑上讲,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夏朝是世袭王朝,那将虞朝定义为禅让王朝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按这个定义,那尧禅位于舜,两人统治世代也是一个王朝,而不应当分为唐朝和虞朝。只是,这种定义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第一个朝代就是夏(其实夏的存在尚有争议)。中国历史很悠久,但不能因为这种悠久,就人为地安插一些朝代,这反而有损于华夏文化的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