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少好吗。
《左传》,《尚书》,《诗经》,《孟子》《周礼》,《国语》,《拾遗》,《山海经》《竹书纪年》等均有其真史所云。
《山海经》记载了禹、启。 《山海经》中的《海经》、《荒经》记载了帝俊的世系,这个在周朝的典籍是没有的,说明《海经》、《荒经》可能早于周朝。
古本的《竹书纪年》也记载了夏朝的世系,《竹书纪年》记载的商朝世系与甲骨文惊人一致,二者相同之处高于《史记》等其他史籍。 说明了《竹书纪年》记载的夏朝世系也很可能是靠谱的。
《史记,周本纪》曰:“洛汭延于伊汭,有夏之居。”这里指的是河南洛、伊二河,且记有大禹业绩,与孔子访问夏代杞国(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之事。
《史记,夏本纪》所载就更多了。说:“禹,黄帝之玄孙,颛顼之之孙也。”
《史记》对夏朝各代有详细记录,即:自夏后氏起,传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共12氏。
另外在近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所出土的诸如马王堆的《春秋事语》。石板村战国楚简的《国语。吴语》中所记载的夏王朝历史。
诸夏,夏九鼎,华夏子孙,后羿,大禹,少康复国等等,那个不和夏朝有关。
因为夏和商都没有专门的史官来记史,加上记录作的竹简不易保存,商的甲骨文主要是因为刻在龟壳上面。也不是记史使用的,是占卜用的。商朝是个非常迷信的朝代,崇拜鬼神。所以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战争的时候,每个王朝失败的时候,总要把自己的城给烧了,把自己的宫殿给烧了(不留给敌人)。敌方也大肆的破坏,竹简是非常容易烧火的,这样就给烧没了。
民间的识字率不高,民间就没有保存下来,忙找饭吃,那有闲工夫去认字记录看书这些!
而且愚昧忙信鬼神,看什么历史哲学!
而周形成一套对历史的专门的记录程序,而且各个诸侯国不仅对自己的事情加以记录还对别国也记录。
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年代是一个思想提高的年代。对于鬼神崇拜进行检讨,对思想来进行剖析,孔子日怪力乱神!
再加上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铁器和青铜器的应用,有大批人有闲工夫去专门琢磨这些事情,文化得到了大幅度的普及。出现了学校,识字率大幅度提高。这样就不会引起战后的断代问题。
而且下一个王朝还要对上一王朝进行总结记录(续史),这是传统也表示自己是正统并用上一代来教育自己和下一代,以史为鉴就这么来的,这是华夏代代传承不断的血脉连接,不管是哪个外族,只要继承了上一代的历史,他就是正宗。当然同时也继承了文化!
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视记载自巳祖先历史的,中国古代有记载各个王朝兴衰的二十四史,还有记载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注》,民间还有名种《家谱》,和正始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形成庞大丰富的珍贵史料。
那么,夏代以前的史料为什么少呢?这主要是年代太久远了,数千年来,战火不断。中国的史籍主要写在竹木简,锦帛和纸张上。这些东西都是易燃品,非不易保存。
和夏朝比较近的是周,有几百年时间,有关夏朝的资料是比较丰宮的。但是周朝春秋战国几百年混战,文化破坏比较严重。周朝有个国君昏庸无道,掌管周朝史料的官员,一怒之下,把周朝府库中的档案席卷而走,不见踪迹,造成周及以前的史料断档。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文字,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籍烧毁,造成一场文化上的浩劫。三年楚汉相争,项羽把秦国咸阳一把火烧毁。汉司马迁写秦历史的时候,缺泛足够的史料做参考,关于秦国历史记载的就非常少,更不要说秦以前上千年的夏代了。
近年,楚地睡虎秦简出土,秦代的许多历史才重新公布于世,希望有秦以前更多的史料被发现。中国文字是不断演化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远古时候留传下来的蝌蚪文至今无法破译,比如说,相传是大禹写的禹王碑。关于,古代史料有一个规律,越是年代久远的古代,留下的蛛丝马迹就少,越是近代,保存下来的史料越丰富。希望有更多的古代文化信息出土,就象海昏候刘贺墓那样。
夏朝到底存在与否,这是困扰中国人多年的问题?
要想了解夏,首先要知道三代的概念。中国人一向喜欢以奇数记录事物,记录上古历史用三代,记录直系亲属用三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透露这国人对三这个数字的喜爱。
而古时的三代更是被历程历代称颂的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朝代,竟会让三千年来的人民们乐此不疲呢?
夏之开启,实为有妫。
夏朝的开创者其实是妫启,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搞明白,因为我们一般称夏启,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夏朝一直是妫姓,夏朝最高统治者称后。商朝最高统治者称帝,周朝称王。就这三种不同称呼的后面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而这三种不同文化所组合的世系恰好构成了往古的三代。
三代的信仰一直传承到清中期,无论世事变换。可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心理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使得我们开始对自己本民族都不自信了,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人们不仅否定了夏朝,更是连殷都不承认了,幸好有后来的甲骨文大发现证明了殷的存在,可是夏还是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国人心头。
这真的是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不在了?还是如同鲁迅所说:中国人当真失掉自信力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中国人自有一套自己研究历史的方法。
今时之人见清,而清朝的人曾经经历过明朝,所以我们得以知道明朝旧事,以明朝推元,元又经宋,而宋人知唐,以此类推,汉人之历秦朝可知矣。这就是中国自上古时期就流出的口口相传。
而当今之世,却反以西方文明存在论来考据我夏朝之历史,能存在才是奇怪。
既然说夏朝存在与世,为什么所见到夏朝遗迹与遗物那么少呢?是不是有人为抹除?
四千年风霜消磨,文化遗迹终消失。
夏朝怎么说也是四千年前的朝代了,中间历经无数朝代更替,文化遗迹难以保存也是说的过去,就像现在想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那么容易找到吗,东晋的物品尚且无法寻得,更无论夏朝了。
存灭继绝传统的消失。
可以明确的说,在汉朝以前,中国古代一直有存灭继绝的传统的,那到底什么是存灭继绝呢?
简单一点说就是灭人国家,不断人家文化和祭祀,殷革夏命,把夏朝后人封于大河之阳,来保留夏朝的文化和祭祀,周革殷命,把殷商之后封于朝鲜和宋国,朝鲜存留至今,而宋国也一直是以周天子的宾客国存在的。秦革周命,存卫康叔于大一统之世界,可以说三代及秦用存灭继绝这种方式很好的保留了往古的文化,使得当时的人只要有心便能窥见夏朝历史,甚至于三皇五帝之世,然而一切都在项羽手上毁了,项羽以一己之私恨,屠尽了秦始皇子孙,存灭继绝的传统彻底被破坏,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绵延三百里的阿房宫,更是烧掉了后人窥视夏朝的机会,可怜的是汉朝的司马迁修正三代历史还要跑到昆仑山去询问当地长老。
经过这么多论述,我相信夏朝到底存在与否,大家心里已经十分清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