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王阳明,文武双绝的王守仁,中国历史就两个半完人之说,第一个孔子,第二个就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半个完人就是曾国潘。

文—中国心学的创始人,集大成者,开宗立派把三教合一,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家),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孔,孟,朱,王。王阳明从当时成就(立功),民间声誉(立德),后世影响(立言)真正做到了三不朽。知行合一的哲理影响后人。包括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理论上基础,全来自王阳明心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知行合一。

武—官拜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御史(副国级),平乱寇,平定宸濠之乱,无一败绩。尤其是宁王之乱,当时举国上下全部吓坏了,但是王阳明仅用十几天就灭了宁王集团十万人马。

于立德:其入圣道,悟圣意,终圆圣果,德昭后世。

于立功:其平流贼,灭叛乱,治政安民,教化民众。

于立言:其建书院,授门徒,解疑答惑,名传后世。

所以说文武双全已经不能形容王阳明了,文武双绝更为合适。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文武双全”的意思就是能文能武,而且武艺和文采都出类拔萃。在我国古代如果这个人既能征善战,又擅长诗词歌赋,那么这个人可以算得上是个文武双全的将领了。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一、曹操 不管大家认不认可,曹操毋庸置疑算一个文武双全的将领,他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善于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8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了繁荣的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他还擅长书法。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汉末带领诸将扫平北方势力,三国混战他遏制了蜀、吴两国的入侵,为以后平定中原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二、孙武 春秋未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三、岳飞 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从军十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人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而且是岳家拳与岳家枪的创始人。他的文学作品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满江红》,还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乞出师札子》《五岳祠盟记》,他的书法造诣也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四、袁崇焕 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虽然没有留下后世传诵的佳作,但能从科举考试中进了三甲也算是一个有文采的将领吧!
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五、王猛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366—376年)便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不能“独当一面”的张良还要略胜一筹,苻坚比之于“文武足备”的姜尚,并不过分。他既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武勇的战将。 这是我对历史上认为文武双全的将领,历史上文武双全、出类拔萃的将领数不胜数。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朝代更迭、外族入侵,导致战争频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和平团结的社会局面。战争是人来打的,指挥战争的人可以称之为将领。中国历史上将星如云,文武全才的将领也是灿若星河。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孙武、曹操、岳飞等人。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一位论文才、论武功不下于以上几位,只因为他文才太好,以至后人在谈论他时只敬仰他的文才,忽略了他的武功。这一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就是辛弃疾。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此为辛弃疾家喻户晓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于公元1188年他与好友陈亮在铅山瓢泉见面酒后,此时他已经48岁,闲居已近二十年。辛弃疾和陈亮边喝酒边回忆起年轻时沙场点兵、挑灯看剑、吹角连营的峥嵘岁月,禁不住意气风发,恨不得立即横刀立马奔向战场,无奈得不到朝廷任用,报国无门,悲怆之情油然而生。这种酣畅淋漓的备战场面和壮志难酬的心情如果没有参加过战争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实际上,辛弃疾不但参加过战争,而且从小就胸怀大志、一心报国。他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县,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出生时,山东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为官,却一心想驱除鞑虏、光复汉室。他常常带着年幼的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教育他不忘国仇家恨、不做亡国之奴。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一方面,他饱读诗书,18岁就考中了大金国的进士。另一方面,他拜师练武,研习兵法,立志“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21岁时,辛弃疾在家乡聚集了两千余人,举旗抗金,在敌人后方孤军作战,沉重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他在倥偬军旅中,也不忘写诗作赋,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光辉篇章。“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这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年少的辛弃疾诗词写的好,胆气和谋略也不差。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说起义军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当街游行 示众后砍头处决。南宋朝廷终于发现了这位有胆有识、文武双全的少年英雄,宋高宗赵构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当时他才25岁。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在南宋朝廷奉行的偏安政策影响下,一心光复北方的辛弃疾入仕后就再也没有领过兵、打过仗,他先后到江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南方各地任职,当的也都是文官,但他从来放下过对习武练兵的热情,梦想有朝一日得到朝廷启用,领兵抗金,直捣黄龙。在岁月消磨中,他的梦想一天天破灭,只剩下报国无门的叹息,并转化为一篇篇诗词佳作。如在《鹧鸪天》中他写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就是他对少年时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回忆。如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写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则是表现了他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开禧三年(1207年)秋,辛弃疾带着爱国之心和悲愤之情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历史上文武全才的人(历史文武全才的人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人物录人物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