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翊圣皇后
谥号是我国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社会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谥号始于西周,至秦朝始皇帝时,认为有“子议父、臣议君”的“犯上”嫌疑而废止。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自称“皇帝”,至西汉又恢复了谥号,一直沿用到清末,历时三千多年。
谥号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被承认的正统女皇帝,唐朝武周时代的女主人,史书和民间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从其谥号的变动也可见一斑。
武则天在“神龙政变”被迫禅位、中宗复辟后尊其为“则天大圣皇帝”。一年后,武则天去世,唐室依其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后”则为武则天的第一个正式谥号。
710年,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其父李旦为皇帝,自己为太子,改武则天谥号为“天后”,同年,又改为“大圣皇后”。
712年,李旦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改武则天谥号为“天后皇帝”。可能李隆基自觉武则天不是正统李氏皇帝,所以不久又改谥为“圣后”。开元四年,即716年,又改为“则天皇后”。
唐玄宗天宝八年,即749年,时隔30多年,李隆基对武则天的历史定位仍觉不妥。尽管武则天将唐朝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那天下毕竟是李氏家族开创的,她坐上去"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是还是一个女子!这令唐玄宗非常惶恐,特别害怕后宫夺权,又给武则天加谥为“则天顺圣皇后”,取“顺从”之义,意为女人应顺从男人,不要特立独行,存有二心。但对武则天而言,观其一生,委实不顺,从入宫服侍李世民,到李世民驾崩后入寺为尼,后李治登基回宫,由妃到后,二圣临政,至登基称帝,哪一步不是惊心动魄,血雨腥风!
此后,武则天的谥号再无变动。
历史虽然落幕了,但是对于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对错输赢,作为一代女杰,值得大书特书;作为一代皇帝,也值得万民称颂!
武则天的传奇无可复制!
有谥号。是则天大圣皇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