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以公历定的日子(清明节的日期为什么是阳历)

高大上的复杂解释估计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我来简述一下:

农历不等于阴历。清明节是按农历来定,但不是按阴历来定。我们看到的初一十五那是阴历法则(月亮规律),所以我们的农历从表面上看是阴历,或者说主线是阴历。但是,农历同时兼顾保留了二十四节气,这是阳历法则(太阳规律)。所以农历是阴阳合历。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节气是按太阳规律确定的,所以对于初一十五的阴历法则来说是不固定日期的。倒反对于现行的公历(阳历法则),就相对固定了。

清明节为什么以公历定的日子(清明节的日期为什么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远古时代开创的一部历法。这部历法首先确定了一年为365天,后来从农业生产出发,又将每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段,每个节气段约为15天,一年12个月,每月两个节气,一年24个节气,360天。

二十四个节气在与历法的配合上,一个在前半月的月初,称为“节气”;一个在后半月月中,称为“中气”;后半月没有中气的月份就要闰月。

清明节为什么以公历定的日子(清明节的日期为什么是阳历)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

一是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个节气大约15天左右,所以又称“平气”。

二是现代历法采用的是“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度,两个节气之间相差15度。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所以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度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可以保证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能昼夜平分。

在和阳历的配合时,节气在每月上旬的,规律是上半年在当月的4至6号,下半年在当月的6至8号。中气在每月下旬的,其规律是上半年在当月的18至22号,下半年在当月的22至24号。

在和农历配合时,农历的平年每月也是两个节气,两者同样称为节气和中气。如果遇到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

清明节为什么以公历定的日子(清明节的日期为什么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

因为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都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所确定的,所以,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

清明节气的时候,太阳位于黄经15度,即在每年的4月4号至5号交节。这就是为什么清明节都在4月4号至5号的原因。

已经有靠谱的回答,我说说我的认识,顺便补充一下。

中国用的叫农历,而世界上还有好几种历法,其中最大的两类是阳历和阴历,阳历是太阳历,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来记录推算,阴历又叫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和地球的运转来记录和推算。农历是根据太阴历和太阳历结合而成。

每月15月圆,就是阴历,24节气是根据阳历,每年夏至冬至(合成两至或双至)春分秋分(合成两分双分)其实就是把地球公转一周进行四分,换句话就是春夏秋冬四分一年。

这也就说明,双分双至都跟地球实际运转有关。而夏至每年都有一点不一样,有1天左右的变动,原因也很简单,地球公转周期(一周的时间)刚好比365天多4个多小时,所以,每4年多出来一天,所以2月29日是阳历润一天。

农历为什么要有润月,其实也很简单,中国人很早就发现24节气和阴历之间不对照,会产生一个阴历月里只有一个节气,所以把只有一个节气的月后面再根据月亮再加一个润月。

简单来说,清明阳历日期的变动是因为夏至日期变动和365天不能整除24导致的。

补:昨天我又去查了一下,中国24节气有3种定时的办法,分别是最早定冬至(夏至),定春分(或秋分,一般春分多见),和定15度方位角。所以,清明节的变化跟地球公转有关,也就是说,大概4月4日或5日地球恰好到达春分后再转15度。另外,祖冲之发现一年冬至到下一年冬至是365.2428仅仅比西历(公历)365.2422天,多了,0.0006天。换一句话说,祖冲之最早也最精确的算出了太阳历(西历或公历)一年(地球公转周期)

ps,我怀疑,中国古人是最早发现阴阳结合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印象历史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