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关于选择的故事

《过零丁洋》:关于选择的故事

 

    近日和“80后”朋友聊天,此友戏谈“如能在古代选择,最喜欢生活在宋代。”我愕然,不禁反问:“那是一个积弱积贫的时代!”朋友反诘:“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默然且信服,脑海中更浮现出这个王朝最后悲壮的一幕:大臣陆秀夫背起8岁的皇帝从广东崖山纵身跳向大海。我更想到了文天祥(1236—1283)和他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多么沉痛又多么激昂,那样多情又那样无畏,生之眷恋与死之坦然尽在其中,家国情怀与中华气节激荡其间,以至于敌人看后,也不禁赞叹:“好人好诗!”

    诗的时代背景是,1278年(南宋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下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此诗以明志。诗的前六句从自身说到国事,又从国事说到自身,将国破家亡、悲愤艰危、百感交集的气氛渲染到极致,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千古绝唱!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怀和血性精神。

    为写此稿,我专程前往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拜谒,我来得太晚了,我自幼在东城区长大,可还是第一次来看望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先贤。两进院落,古色古香,庭中一棵枣树据说为先贤手植,枝繁叶茂,向南倾斜,仿佛寓意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先贤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年的囚禁岁月,面对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最后元朝“老大”忽必烈亲自劝降,仍遭拒绝,便痛下杀手。1283年1月9日,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先贤就是在这里留下绝笔“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后从容走出土牢,慷慨赴死。在走出土牢的那一刻,诗人想到了什么?也许他想到了故乡的文山、富水,想到了年迈的父母和柔弱的妻儿,一定更想到了“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祀乡先生欧阳修、扬邦义、胡铨像”,想到了这些家乡前辈的忠烈之气,能够跻身其间,他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

    700多年过去了,先贤最后居住过的这小小胡同雨过云飞,沧桑数十代,左邻右舍曾搬来清朝的兵部尚书、北洋政府的海军总长,但都如过眼烟云,匆匆而过,只有先贤的小小院落,经历代修葺,凭吊之人络绎不绝。一代伟人毛泽东更亲自手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盛赞“文天祥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古代诗文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孕育着宝贵的中国情怀和中华气节。《过零丁洋》我从小就读,读懂了吗?以前只是字面上读懂了,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累积,才逐渐走近了文天祥,隔着700多年的岁月与先贤进行精神的交流: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面对生死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不是他不珍惜生命和亲情,而是他更看重民族尊严和为官操守,相比于那些见风使舵、投机背叛之辈的卑劣人性,表现出人性的光辉和高贵!

    生活中的选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能不是随时面对生与死,但要面对利与义、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面对要付出的代价,想想这首诗,孰轻孰重,我们能拿出文天祥的激昂慷慨、大义凛然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文史君文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