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孔子观器论道(古人论道的典故)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
-
孔子相师的故事概述(孔子为师的故事)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
-
万死不辞的近义词(万死不什么的成语)
万死不辞的意思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万死不辞的出处 《三国演义》第八回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
-
吴下阿蒙是成语吗(成语吴下阿蒙的原句是什么)
吴下阿蒙的意思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吴下阿蒙的典故 三国时,据有江东六郡的孙权,手下有位名将叫吕蒙。他身居要职,但因小时候依靠姐夫生活,没有机会读书…
-
成语锦囊妙计的意思(与锦囊妙计意思类似的成语)
锦囊妙计的意思 锦囊妙计,读音jǐn náng miào j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锦囊是旧时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
-
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应的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成语还是俗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出自《三国演义》。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
-
七步成诗成语(七步成诗里的成语)
七步成诗的意思 七步成诗,汉语成语,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
-
成语伯乐相马的出处(伯乐相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
-
朝秦暮楚成语典故50字(朝秦暮楚是什么时期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朝秦暮楚的故事 史书上记…
-
害马之群的成语故事(害群之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