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
“强人治国”的迷梦:慈禧之后的清廷走向
慈禧太后 民国“问题人物”曹汝霖在其长达40万字的回忆录中,曾披露有关溥仪即位的一则秘闻: 冲帝四岁,由摄政王抱登太和殿,坐上御座,受百官朝贺。按理四岁冲帝,应该懂事,做皇帝,受朝贺,更应喜气洋洋…
-
慈禧太后:政治权威由盛而衰的分水岭
慈禧太后 人物小传: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父叶赫那拉·惠征。为自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统治期间发动政变三次,立皇储两…
-
晚清的“师爷政治”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态?
晚清官员郭嵩焘 1861年11月12日夜,闲居湖南老家的翰林郭嵩焘,满怀复杂心情,缓缓展开纸卷,提笔蘸墨,在其日记里写下如许文字: 门丁之舞弊,人皆知之;幕友之舞弊甚于门丁,人不知…
-
慈禧太后并非废光绪主谋 李鸿章为保皇积蓄实力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下岗,只担任了“总理衙门行走”——相当于外交部的正部级调研员。这对李鸿章来说,未必是坏事。从他下岗之后开始,直到1900年他重新上岗,大清国从来就没有安宁过。 先是激进而操切的戊戌变…
-
叶赫那拉氏真是皇朝选秀中的禁忌吗?
这几年还有人说, 慈禧 其实也是顶替的,她本人只是个汉人孤女,被旗人收养,后来替那家人的女儿充当秀女。如果说只要是旗人身份就能参加选秀,那么慈禧的血统到底如何,倒也不重要了。不过,关于慈禧,还有一个更…
-
清朝政府同样输在国际法运用上
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在当地连续屠杀多日,全城仅有36人幸存。 对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而言,犯错误不太可怕,可怕的是重复犯错误。曾经成为近代中日两国命运转折点的甲午战争重新摆在我们面前,促…
-
慈禧太后文化学养不高 所写的谕旨错字连篇
纵观近人笔记野史或今人的著述论文,多将慈禧太后描绘成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才女,更有媒体称赞其“画艳惊众人”。但细观其亲书的密谕和抄写的佛经,就会发现她不仅没有任何书画功底,且文化水平有限…
-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乾隆之母钮祜禄氏
皇帝的身世 乾隆皇帝,可能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在民间故事流传最多的一个皇帝。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中,最离奇的莫过于他的身世。 乾隆是谁生的?正史都记载着他是雍正侍妾钮钴禄氏在“潜邸”时所生。然而老…
-
揭秘清末湘军如何与中央政府争夺地方控制权
晚清湖南地方军队被称为湘军。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的烈火迅速从广西燃向全国,此前清廷依靠的八旗与绿营不堪重用,为湘军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机会。随着湘军兴起,国家的一些重要权力也逐渐移向地方,…
-
揭秘清朝历代帝王的鸭子情结:乾隆皇帝最爱
过去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给皇帝吃的传说,甚至有皇帝食用活人脑的野闻。但从明清御膳谱来看,并没有这些东西。不过,御膳做起来更讲究是不争的事实。御膳都是些什么菜?品种不少,但一般离不了猪羊鸡鸭鱼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