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董卓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和其他的政治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后来权倾朝野,董卓只花了短短几年。而这显然不是仅仅具有运气就可以实现的,那么董卓究竟为自己下了一盘怎样的棋呢?他为何在废了年少的皇帝之后没有自己继位登基呢?

董卓不是不想取而代之,而是他名不正言不顺,根本无法解决舆论的攻击。倘若他真的已经在明面上和之前的权力集团撕破脸,那么就意味着他需要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

董卓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可是事实恰恰不随人愿,也正因如此,董卓才暂时选择按耐自己的欲望。韬光养晦是为了可以在遇到合适的机会之后立即行动。所以这个时候的董卓必须在刘协和少帝刘辩之间做出选择,刘辩年纪尚小,易于控制。但是董卓偏偏选了聪明过人的刘协。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除了客观上的因素之外,董卓自认为是董太后的族人,所以废帝自立实在有悖人伦。正因如此,血缘和伦理上的束缚让董卓无法撕开自己的面具。不仅如此,这意味着一旦董卓决定要自立,他也会失去董太后相关的势力的支持。所以董卓没有必要在自己的实力尚未发展成熟之前就树立敌人,相较而言,保存实力韬光养晦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董卓之所以选择刘协,是因为他已经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虽然刘辩现在年纪很小,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小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等刘辩真正的成为一个帝王的时候,就一定会拿董卓开刀。而且董卓自己和刘辩并没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俩也没有培养感情的契机。

但是董卓和刘协之间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董卓曾经救过刘协的命,所以一旦他拥立刘协当上皇帝,那么董卓一定就能够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所以在这样的利弊得失衡量之后,董卓决定倾全力支持刘协。

事实上,董卓的确猜对了。刘协继位之后,董卓也渐渐地走向了权力的巅峰。为什么董卓千算万算还是百密一疏呢?按道理来说,董卓已经替自己想好了所有的退路,那么他为何还是失败了呢?

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董卓平时嚣张跋扈,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不仅如此,动作还十分擅长打压异己。所有和他政见不同的人几乎都能够受到董卓不同程度的打压,有些官员甚至因此被灭门。

这让人感到愤怒的是,董卓还容忍甚至教唆自己手下的士兵去骚扰老百姓。这样一来,董卓就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可是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仍然还继续着为非作歹的生活。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满朝的大臣、猜忌董卓已久的皇帝和愤怒不已的百姓联合起来的时候,董卓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所以哪怕董卓自己为自己选了一条康庄大道,他也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每日人物每日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