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治国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清朝有前期鳌拜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他出生于武将世家,他的伯父是非常著名的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有“万人敌”之称的费英东。鳌拜的父亲伟齐,是费英东第九弟。虎父无犬子,鳌拜自有习武健身,一腔热血图报国,可以算是战功赫赫,是大清非常忠诚的开国大臣。
在皇太极期间,他成为“管护军大臣”,第二次征朝鲜,鳌拜在战场上勇猛无畏,获得了“巴图鲁”称号。之后,率军攻打皮岛。表现突出,皇太极提升他为三等梅勒章京,赐号“巴图鲁”,加世袭六次,准再袭十二次。这时的鳌拜,算得上功成名就。
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鳌拜的表现更加的抢眼,随肃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在汉中打败贺珍以后,又狙击张献忠。打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又深入四川、贵州等地,大规模屠杀大西政权大小官员一千多人,基本上消灭了四川一带的大西军,可以说是一鼓荡平那些起义军,成为朝中重臣。
鳌拜的地位是战场上拼来的,特别是在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他功勋卓著,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皇帝绝对的忠诚,没有二心,那时年轻的顺治对他非常信任。可是顺治的命不长,死了,8岁的康熙登基,他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排名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之后,地位最低的一位。
时间一晃六七年过去了,随着这些辅政大臣有的年老,有的想过安稳日子,有的随风倒,慢慢权利逐渐落到年轻又精力充沛的鳌拜身上。他当时的想法是,康熙才十多岁的黄口小儿,很多事情都不懂,更重要的是没有经过战场的磨砺,又没有经验,武将出身性格耿直,脾气暴躁,缺乏宫廷斗争经验的鳌拜便拿管理军队那一套,在别人的眼里,那肯定是专权。
由于当时明朝灭亡不久,遗留下众多弊政。他之所以有些事情不让康熙亲自去搞,是怕祖宗辛辛苦苦打的江山,被这小青年搞砸了,鳌拜强调满族统治地位,清除明末弊政残余。在制度上满汉分别,重满轻汉。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和官员的办事能力,清除官场恶习。在这期间,必须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才能顺利进行这些事情。
然而,他这样做,十四岁的康熙就不舒服了,就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决定铲除鳌拜,于是,康熙联系好孝庄太皇太后,把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做钦差大臣,离开京城,暂时用自己的亲信接管了京城卫戍部队。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摔跤角力游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最后任命索额图为侍卫。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把鳌拜绑了起来,关在死牢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