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是华夏大地南北的分界线,也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龙脉,它层峦叠嶂、姿态万千,无数座或雄壮或秀美的山峰竞相争艳。这其中,有一座山峰堪称有“画龙点睛”之妙,它就是位于秦岭南麓、陕西镇安县内的塔云山——其主峰形似宝塔、高耸如云,素有“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之美誉。
不仅如此,塔云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山上的道教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由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组成,风格古朴而清雅。尤其是金顶观音殿,建于塔云山万仞绝顶之上,三面均是万丈深渊,令人叹为观止,也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自然之力
在亿万年以前,秦岭还是一片海洋。到了4亿年前,秦岭北部上升为陆地,遭到风化剥蚀,而秦岭北部仍然还在海水之中。一直到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以及发生于三叠纪至早侏罗纪之间的印支运动,板块之间的碰撞促使秦岭所在位置的隆起,原先的海洋在大自然的塑造中开始了快速的隆升阶段,成为了如今雄踞我国中部的庞大山脉群。
秦岭
而塔云山可以从秦岭的千万座山峰里脱颖而出,更是集各种造化之力于一体。在亿万年的天地变化之中,塔云山有了“金鸡独立”的孤傲、“直插云霄”的挺拔,兼具 “险、奇、秀、峻、神”于一峰。
远远望去,塔云山如同一支刺向天宇的利剑,划破重重云层,而南翅峰、北翅峰和香炉峰等诸多山峰,簇拥而立;它们相互牵连,又彼此独立,各展风姿,竞相以自己的奇特招人眼目,形成了千峰争奇,万岭逶迤的磅礴气势。金顶两翼的南北二峰,犹如金顶的双翼,散发着搏击苍穹的气势。南翅峰两侧的山脉,一座之上有9座小山峰逶迤而去,如同巨龙的蜿蜒身躯正腾空飞跃;另一座则形若巨虎,声震八方。
由于地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塔云山气温适宜、空气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这里拥有78种乔木、193种灌木、12种木质藤本植物。不仅如此,其中还有许多珍贵树种。于是,古树用须根在山石中篆刻纹理,山花用艳丽将峭壁装点得格外动人,大大小小的动物则使得自然的魅力更加浓厚。
当人们穿过密林登上山顶的时候,就会发现塔云山的另一种美——云海。塔云山的云雾浓郁、壮阔,变幻莫测。有时整个山体吞噬,有时如同轻盈的纱带缠绕在山腰,有时仿佛一团蓬松的棉花游荡在山巅。
塔云山云海
在这里,动人的风光随处可见,更引人入胜的是它绵延千年的道教渊源。
人间技艺
北有华山,南有武当山,中有塔云山,3座道教名山鼎足而立,遥相呼应。塔云山与道教的渊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老子骑牛东来,在秦岭脚下创出不朽的名篇《道德经》,于是秦岭就成了《道德经》的孕育与萌芽之地,而塔云山有着“秦岭第一仙山,世间无双福地”的美誉。这昭示着塔云山在中国道教界身份之尊贵与地位之显赫。
塔云山的古建筑群在海拔2000余米处,由一馆、一堂、一庙、一塔、九殿组成。据碑文载,庙宇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期间曾五次修葺初具规模,壮观古朴。
塔云仙馆是塔云山古建的第一景:五间正堂,两层楼阁,是专为上山进香和游客设置的食宿之所,可容纳500余人。公馆正门由蓝色琉璃瓦镶边,正中镌刻着“塔云仙馆”四个闪烁的大字。公馆右上手是一座大殿,大殿青堂瓦舍、雕梁画栋,有12尊泥塑神像。从大殿向东南前进,穿过山坳,便可看到碑林,这里详细地记述着修葺庙宇的年代和募资者姓名。
塔云仙馆
沿碑林前行十余米便是一块开阔地,这里有灵官殿、龙王殿、文官殿、玉皇殿、娘娘殿、祖师殿和八仙堂。在龙王殿后山,八仙堂左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玉石塔。这是为了纪念道士成明达的坐化塔。成明达道长在塔云山断臂化缘、积德布道、弘法扬善,为塔云山兴盛殚精竭虑,最后坐化山中。也因此,塔门石刻对联写下了“果满善圆千秋巩固,功高德厚万世流芳”的字句。
顺石塔再向崖巅攀登,在极险厄处有一座面积不足2平方米的小庙。该庙三面环于万丈悬崖,庙门前只有容人一跪之地,稍不当心就有跌落深渊、粉身碎骨之险。故此庙名为“舍身庙”。从“舍身庙”转身向右攀,又有一个山巅,山巅上有一座三间两楼的殿堂,名曰“倚天门”,又叫“化钱炉”,殿门匾楷书“天外云峰”四个大字。传说,观音能超度众生,而凡有所求者,必先在“化钱炉”祈祷、洁心,然后才能到观音庙许愿还愿。因此,这里香火甚盛。而它的身后便是金顶。
金顶就是观音殿,这是一座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庙,建筑十分险厄。它居于塔云山顶,三面悬于万丈深渊,是用四根石柱插入石缝,用石条铺垫立基,庙顶用黄铜铸尖。黄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出万道金光,故有金顶之说。庙有四根翘角飞檐,每根翘檐悬挂重达21斤的铜铃一颗。铜铃随风舞动,发射出有节奏的音韵,在万丈悬崖之上,听到这叮叮当当的铃声,更增添了空中楼阁的雅静。庙门首是一条石雕青龙,青龙活灵活现欲腾飞起舞,其工艺精湛堪称一绝。庙门额横匾石刻“塔云山”三字;石雕楹联则是“树长菩提荫庇人天百岁,花开覆钵香荡世界三千。”
近观之,金顶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细节,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它集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美学元素于一身,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典范。远望时,金顶则如同塔云山“针尖”上艺术品,与万仞绝顶之上,在方寸之地挥洒人间技艺,成就千古绝唱。
编辑丨魏东月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