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国焘冤杀的军事天才:黄埔一期与徐向前齐名

原标题:被张国焘冤杀的军事天才:黄埔一期与徐向前齐名

周恩来称赞他“很能打仗”

许继慎原名许绍周,字谨生,1901年3月10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石堰乡土门店。1924年5月,许继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在该校新编教导第一团任连党代表。

北伐开始,党组织派许继慎到叶挺独立团任参谋长,不久改任二营营长。12月,许继慎任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由叶挺独立团改编)参谋长。不久,调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团长。

1930年3月,中央军委任命许继慎为红一军军长,前往鄂豫皖边区指挥作战。

1930年4月12日,29岁的许继慎风尘仆仆地来到湖北黄安,在七里坪召开根据地党和红军干部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统一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军的决定:成立以郭述申为书记的特委和以许继慎、徐向前为正副军长的红一军军部。许继慎兼任鄂豫皖特委委员、红一军前委委员。

在徐向前的支持下,前委批准了混编方案。整编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三个苏区的红军,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委,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指挥,逐渐形成了“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此后许继慎指挥红一军英勇作战,相继取得光山、金家寨、香火岭等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张国焘拉拢不成反生嫉恨

1931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派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来到鄂豫皖特委所在地河南省光山县新集(今新县)。张国焘一到鄂豫皖根据地,就发现许继慎有巨大的影响力,“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许继慎对鄂豫皖边区军事上有很大的贡献,师长中又数许继慎最能干:鄂豫皖特委书记曾中生在处理军事工作时,都要听取许继慎和徐向前的意见。”(张国焘:《我的回忆》)

张国焘特地到皖西与许继慎见面。接风宴席上,张国焘有意提起两人的交往:“继慎同志,你还记得南昌暴动吗?你有伤在身,是我作出的决定,在暴动前夕将所有受伤人员全部转移到外地。起义军南下后遭受大失败,两万人的队伍打得只剩下千把人,十死九伤。能够保住性命的寥寥无几。”张国焘的意思是说,许继慎能够活到今天,应该感谢他。“不能参加南昌暴动,是我终身的遗憾!”许继慎坦率地说,“军人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荣。你当时如果不把我送走该多好啊!”张国焘很尴尬,他感到许继慎并不买他的账。

4月底,在讨论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的军事行动方针时,张国焘反对红军主力向外发展,许继慎等主张红四军主力南下作战,收复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配合和支持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以解决经费和粮食问题,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这引起唯我独尊的张国焘的不满。5月11日,撤销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央分局,由张国焘任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6月28日,张国焘在新集召开分局扩大会议,开始打击迫害鄂豫皖苏区的许多干部,许继慎也被列入斗争对象之一。沈泽民首先向许继慎发难,诬称许继慎乱搞男女关系。对于突如其来的攻击,许继慎始料未及,他气愤地予以据理力争,要求组织澄清问题。许继慎心里明白,沈泽民只是书生意气,而不动声色的幕后主使则是张国焘这位“钦差大臣”。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黄埔同学会的秘书曾扩情与许继慎是黄埔第一期同学。他听说许继慎最近在苏区颇遭冷遇,主动向蒋介石请缨欲前往策反许继慎,蒋介石大喜,立即批准。

曾扩情写了一封策反信交由武汉特务机关钟梅桥前往湖北英山送达。见到曾扩情的信,许继慎二话没说,命人将钟梅桥押送到军部,并把那封信一并交给了红四军政委曾中生和参谋长徐向前。徐向前和曾中生又致信党中央,报告事情的经过,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封信真的成了许继慎“通敌”的所谓“铁证”。

骇人听闻的碧血悲歌

1931年9月,阴霾开始笼罩红四军。

一天上午,张国焘召集沈泽民、陈昌浩、蔡申熙、李特等人开会。张国焘宣布说,“红四军曾中生、许继慎等人从英山前线给军委会一份报告,坚持渡过长江南下,公然违背军委会决定,这个错误是十分严重的,而且,有叛变之嫌。我们必须当机立断,抢先下手,我决定派陈昌浩同志前去处理这一严重事件。”见大家表示同意,张国焘接着说,“我以为,昌浩同志此番前去不仅接替曾中生任红四军政治委员,同时应赋予他中央分局和军委会全权代表的身份……至于许继慎,则由昌浩同志相机予以解决。”

于是,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书记陈昌浩带着一个警卫连赶到湖北英山县,立即向团以上干部宣读了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的决定,接管了红四军的指挥权。当天,陈昌浩要军政治部交出了曾扩情写给许继慎的那封信。陈昌浩又带领保卫局人员进入十二师师部搜查,在参谋吴成文保管的公文箱里,搜出了一份无线电通讯密码。陈昌浩如获至宝,当着师以上高级干部的面连夜突审,吴成文在威逼下一阵乱供。

陈昌浩有目的地找来许继慎问话,许继慎断然否认他有叛党投敌之嫌,他说:“如果我真的打算投敌,我就不会把曾扩情给我的劝降信和送信的特务上交军部,这一点,徐向前总指挥和曾中生政委可以作证。”而此时曾中生已经失去了作证的资格;徐向前则竭力强调“这完全是特务的反间计”,可是他的证词不被相信。许继慎的师长职务被撤销。陈昌浩派人将“投敌信”星夜送给张国焘。

这封信成为打击许继慎的“铁证”。张国焘在党政军领导联席会议上说:“根据调查,已经确定许继慎为反革命。”他将曾扩情的信抛了出来,危言耸听,“在西余集军事会议上,许继慎之所以坚持南下,转战蕲、黄、广,就是相机叛逃,将部队拉到蒋介石那里去。”

有人对此质疑,许继慎转兵南下,并没有去投奔南京,反而打了许多胜仗,这如何解释。

张国焘黑着脸,十分霸道:“事实俱在,那个送信的特务都交待说是专门来接应许继慎的。而且许继慎狡兔三窟,不仅与蒋介石,还与邓演达的第三党和‘AB’团都有瓜葛。”

张国焘一手遮天,无人知道其中底细。

1931年11月初,张国焘下达了处决许继慎等人的命令。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提起过许继慎等人的冤案。直到延安整风期间,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向中央反映,引起中央高层的极大震撼,结合清算王明、张国焘的“左”倾错误,开始对当年的肃反事件进行复查。在1945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正式为含冤而死的许继慎、周维炯、曾中生等一大批被害者平反昭雪,追认他们为革命烈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国家人文历史的头像国家人文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