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人对清朝的灭亡负责?

​ 关于清朝被日本击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许多观点认为是:腐败。这种腐败是全方位的,是属于全民腐败。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有失偏颇。 腐败到处都有,帝国越强大、疆域越庞

为何没人对清朝的灭亡负责?

    关于清朝被日本击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许多观点认为是:腐败。这种腐败是全方位的,是属于“全民腐败”。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有失偏颇。

    腐败到处都有,帝国越强大、疆域越庞大、官僚体制越复杂、其内在的腐败就越厉害。但,假如利益集团对朝廷有责任感、假如臣民们对外来侵略保持警觉、假如知识精英对社会文化持续保持自信、假如基层民众对国家的未来还有期望,那么一旦朝廷到了危亡时刻、国家的利益链被摧毁时,国家内部就会统一思想、形成一种合力、一致对外。但在清朝内部,始终没有出现。

    笔者认为:满清的最大的问题是:全民不负责!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知识分子、抑或是普通百姓都不愿意对国家负责,对国家和朝廷的存亡没有一丝危机感和紧迫感。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希望这个朝代尽快灭亡。主子和朝廷跟自己是没关系的,甚至出现了许多“汉奸”,暗中帮助日本加速清朝的灭亡。

    也许有人会说:经过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而是一个强国。其实不然,无论如何比较,在大清朝的面前,日本永远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不在一个档次上。日本根本无法蚕食掉大清朝,与其说是日本人击败了大清朝,倒不如说是:由于日本的出兵,撬开了大清朝的国门,使列强看到了诱惑,展开了侵略竞赛,把大清朝给“分食”掉了。

    从军事实力分析:甲午战争前,大清朝的正规军兵力是64万,还有100多万的团练民兵,而日本的正规军只有8万多。大清朝的海军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拥有4大海军舰队。而日本只有2个海军舰队,大清朝拥有数十艘千吨级以上的军舰,而日本一艘都没有。洋务运动之后的大清朝军队配备了大量先进的德国武器,枪炮数量和质量日本根本无法超越;因为日本在大清面前算是一个穷国,根本没钱购买最先进的武器。

    从经济实力上分析:日本人连吃饭都成问题,穷的叮当响,士兵们完全是凭借“精神意志”在战斗。大清朝权贵之间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富,由于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财富的基数庞大。再加上,大清朝拥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周边蕃属国十多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令西方列强垂涎欲滴。

    从统治阶层的意志层面上分析:不能说他们处于一种“精神腐败”的状态。恰恰相反,在大清朝的精英和官僚体制内,始终保持着“五个自信”,也就是:文化自信、体制自信、精神自信、国力自信和道德自信。

    在大清朝统治阶层内部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自己的体制具有“先进性”,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不能修改”的。在面对洋务运动时,最高“后党”决策层认为“能改的一定改,不能改的坚决不能改”。无论是“后党”,还是“帝党”,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必须要确保江山永固”,“维持统治比什么都重要”。

    在对外谈判过程中有一条铁的规定:赔钱、派驻外交使团、给予治外法权、驻军、开放通商口岸等等都可以,就是割地不可以。即便是被日本打的狼狈不堪时,才愿意“放弃边陲小岛”,换取“长期统治”。太后老佛爷的底线就是:祖宗的基业必须要保住!

    那么,大清朝“全民不负责任”具体表现在哪方面呢?这里简单说4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互相不施救,看着同伴友军活活被日本人围歼。无论是在朝鲜战场,还是甲午海战,甚至日本人跨过鸭绿江进攻到东北和山东半岛之时,都是相同的剧本和场景,派别之间唯一重要的就是“保存自己的实力”;日本人通过优势兵力个个击破。

    第二个方面:临阵“逃跑”,将领、士兵、官员统统如此,还没有开战,都已经为自己准备了后路。“跑路”的标配是“大小老婆、孩子亲戚朋友、金银财宝”统统要带走;似乎都已经知道要输,都已经知道战争的结果。

    第三个方面:每个人都自我聪明,都认为日本人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根本无法独吞下大清朝,所以用不着急。国家和朝廷是不灭亡的,仅仅是失去一点利益罢了;这些利益即便是不被日本人侵吞了,也不会落到自己的腰包,所以用不着急。

    第四个方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都有分工,拿着不一样的俸禄,操着不一样的心,不要越权,也不要抢占别人的功劳。把奴才位置坐稳的唯一办法就是:服从上级的命令。而这个上级就是与自己的利益有关系的顶头上司。

    那么,清朝人为何对国家和朝廷的事漠不关心?核心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利益分配模式已经固定,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也已经固定,章法不可破。这个朝代已经把人的命运安排好了,若没有背景、后台和奇迹,根本无法改变,这就使每个人的想法也已经固定,不可能积极、主动和创新,因为结果已经确定,一切都无法改变。

    二是:这个朝代处处有风险,如果你主动承担风险,积极担当责任,处处管理创新,旁人就会问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怀疑你的动机。况且“主动、积极和创新”伴随着“出错”,谁来为你承担风险?你的行为是否符合帝国的意志?帝制的“先进性”就体现在“服从”上,任何抛开“服从”的人都不可能成为“统一思想”的模范。

    三是:在大清朝臣民的内心都确认了这样一个观点: 这是一个外来的政权,不是一个汉民族拥护的政权,这个政权并非代表本人的利益。表面的“服从”也仅仅是因为无法对抗“暴力统治”罢了,假如有外来力量可以利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暗爽”的感觉。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日本人当时的责任感, 这个民族的每一个参战人员都认为“自己是在为理想而战”,甚至自己掏钱参与对清国的战争中去。无论是这种理念是被灌输和教育的结果,但有一个事实就是:每个日本人都渴望“为国家出力,为天皇效力”,这就是价值观驱动下的责任感。

    结语:国家的命运其实维系在国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如果民众对朝廷的死活麻木不仁,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在等待。一方面是在等待内部的自我腐烂和崩溃;另一方面是在等待外部力量的摧毁加速灭亡。结果已经确定,余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