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竟是描写的灵异冥界场景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

第九期: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竟是描写的灵异冥界场景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清明节时我们最常听到一首古诗,就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创作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初看这首古诗写的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可当你仔细寻思下,这些诗歌真的是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解释的那个意思吗?经过百千年的流传,谁敢保证作者写诗时的用意就一定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这样?有一首诗,每次背诵时都觉得到不对劲,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就是觉得不协调,哪里隐隐约约不对头,仿佛午夜一个人走在死寂的大街上,总觉得转角背后有个披头散发的人影在等着自己一样。电光火石间,一道阳光照亮了阴影中的文字,看清真相后,脊背一阵发凉。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没有什么特别的。作者勾画了清明时节,烟雨朦胧,目之所及,如烟如雾,朦朦胧胧的感觉。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作者第一视角叙述自己看到的路上的行人(也有理解路上行人是指作者自己),来去匆匆,默默无语,好像大家都在追寻着什么。

最后两句连起来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谁问?“我”问。酒家是哪里?喝酒的地方?牧童是什么?放牧的孩童?杏花村是哪里?不知道,大概是个村子?遥指,这么说来,杏花村离这里很远,“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没有酒馆,酒馆在很远的地方。看来我所在的地方是个偏僻小径,也许根本不是路。但是这么偏僻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牧童?为什么会出现行人?为什么行人“欲断魂”?“我”在往哪里赶路?

于是我们再回到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什么叫欲断魂?在笔者脑海中,出现了一队行人在路上彷徨不知所终的景象,慢慢的走着,表情麻木,或者根本说没有表情,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如行尸走肉般,不,更确切说应该是孤魂野鬼!

再看第一句,开篇“清明”二字,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开篇两字就已经把这首诗交代清楚了。清明是什么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是扫墓的日子,是孤魂野鬼出来游荡的日子。再把整首诗合起来理解,我们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周边景色朦朦胧胧,到底是雨是雾,说不清楚。路上一队队的孤魂野鬼,行尸走肉般往前挪动,“我”是其中比较清醒的一个,“我”看到路边有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牧童打扮的人,就问他哪里有酒,牧童笑而不语,扭头指了指前方,我放眼望去,远处有房屋若隐若现,似真似幻,长龙般的队伍在慢慢往那里蠕动。

路不是路,是黄泉路;牧童不是牧童,是引路人;酒不是酒,是孟婆汤;这里不是人间,是冥界。作者用这首隐晦的诗,记述了自己在黄泉路上的一段体验,与许许多多阴魂一起,踏上通往往生的旅途,喝了这碗孟婆汤,了却一切身前事。

解析到此,我不禁头皮发麻,普通一首小诗,其背后竟有如此可怖的玄机。正当我抬手擦拭额头上的冷汗时,突听到耳边仿佛传来一声叹息,如丝如梦,似有似无。我像被闪电击中一般周身一颤!我明白了,这还远远不是真相。喝了孟婆汤以后怎么还会记得?死了以后怎么作诗?事情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才是这首诗的原版,仔细看,和流传的版本只差了一个字,“洒家”而不是“酒家”。

杜牧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分水岭就是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彼时,不知何故,杜牧死掉了,也就是说,在冥界走了一圈,他的灵魂离开了他的肉体。但是,杜牧和阎王签订了一个协议,具体内容不得而知,总之,阎王同意让杜牧复活,作为代价,杜牧付出了什么,就只能猜测了。杜牧的灵魂在一大堆游魂之中踌躇,不知道该往何处去。这时,在路边看到了一个牧童模样的引路人,杜牧问道,“洒家在何处?”意思是我的肉身在哪里?我该如何回到我的肉身里去?牧童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笑得很诡异,意思是他的肉身在那里,只要他的灵魂回到他的肉身里,就可以复活了。

于是,杜牧复活了,第二阶段的杜牧诞生了。但是,他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和阎王签的协议有何种苛责的条款,也许我们再也不会知道了。但是可以猜测到,杜牧以后的人生是在挣扎中度过了,以下摘自百度百科里关于杜牧晚年的介绍:

“杜牧临死之时,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平实无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或许,在外人看来,杜牧一生,俊朗豪健,而他在强作笑颜、把酒尽兴的背后,却是不欲示人的悲凉吧?”

他挣扎过,他抗争过,他试着把自己这段离奇遭遇写下来,但到了临死前还是将其付之一炬,也许是恶魔的操纵,也许是他觉得这个秘密太诡异奇绝了,真相没人知道。流传下来的关于冥界的文章,只有这首《清明》。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nquan@lishi.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历史365历史365

相关推荐